6月10日晚,中山大学王宁教授做客beat365“万卷系列学术讲座”,作了题为“质性资料分析的策略”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eat365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教授主持,校内外近300名师生线上参加讲座。
王宁从选题判断力、循环研究策略、分析的想象力三个方面讲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对质性研究资料加以分析的问题。
王宁首先从“质性研究何以缺乏想象力”谈起,认为原因在于研究者过于机械地遵守质性研究方法教科书的程序,选题不妥、程序机械、分析上缺乏想象力。王宁指出,质性研究是要通过收集经验现象资料、分析和提炼其中的概念元素,进而揭示蕴藏在现象背后的理论模型,而现实中的“理论未决状态”需要社会科学投入,研究者要带着理论储备来选题,要有理论敏感性。
王宁认为,理论模型的构建需要借助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和相连性,与之对应的质性资料分析策略是归类与连接,而质性资料分析的基本逻辑要遵循解释性循环,资料分析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要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行主题的聚焦。从质性资料的分析过程来讲,王宁认为这是编码过程和备忘录撰写的互动过程,二者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并在此部分介绍了指标-概念分析法、经验指标法、概念的层级架构等质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和策略。
在“发挥分析想象力策略”这一部分,王宁着重介绍了备忘录的撰写与整合,并提供了一个备忘录撰写的范例。他指出,研究者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来撰写备忘录,绝不能仅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在早期研究和备忘录撰写中拥抱不确定性,在不断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消除不确定性。对于文本分析中如何提升想象力,王宁提出了包括向上串联、向下串联、平行串联、过程串联、因果串联在内的概念串联策略;对于如何提升语境分析的想象力,王宁将具体策略归纳为历史语境分析想象力、结构语境分析想象力以及批判语境分析想象力。
在交流环节,王宁和与会师生就理论的选择问题、质性研究信度和效度、小样本研究、研究中的价值中立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
主讲人简介:王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消费社会学、旅游社会学、数字社会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数项,出版中英文著作9部,于《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等国内外顶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